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杭州: 优化信用红黑名单 推动联合奖惩落实

  中宏网 5月2日讯 (记者 刘一乐)杭州作为全国首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在国家发改委主导的全国城市信用检测排名中成绩长期保持前列。近期,中宏网受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的委托,对杭州市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采访。

  推进联合奖惩备忘录落地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社会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后,国家发改委相继在失信联合惩戒方面,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60多个部门签署了税收征管、工商监管等领域的联合惩戒备忘录。在守信联合激励方面,同税务总局、团中央、海关总署等50多个部门,共同签署了针对A级纳税人、优秀青年志愿者、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的联合激励备忘录。

  杭州市在转发并贯彻落实国家多个信用联合惩戒备忘录的同时,还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签署具有杭州特色的地方信用奖惩联动的合作备忘录。去年10月,杭州市公安局联合杭州市发改委、杭州市监察局、杭州市文明办等10余部门,形成《关于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当事人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正式印发。《备忘录》中对毒驾等29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当事人,由杭州市公安局联合交通运输局、安监局等9个部门提出10条联合惩戒措施。

  杭州市公安局每月将涉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信息转递至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相关单位在办理相关领域业务时,登录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查询企业、人员的交通安全信用信息,按照备忘录的要求实施惩戒,并及时将信息推送杭州市信用办。截止去年年底,公安局共梳理并公示“交通违法黑名单”数据422条,向交通运输部门通报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未处理记录1245条,毒驾行为5条。已有20余个交通违法当事人被实施联合惩戒。去年10月,杭州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运输公司由于交通违法次数较高,被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杭州市公安交警局限制新增加运输车辆。

  中宏网记者通过实地采访了解到,杭州市财政(地税)局、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杭州市公安消防局、杭州市人力社保局、杭州市安监局等部门也将信用联合奖惩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杭州市财政(地税)局根据《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落实联合措施。去年2月,杭州市一家服饰公司,偷税610.57万元,偷税比例达26.03%,达到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标准。于是将其纳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公布系统,并同浙江省税务机关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该企业在交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后,根据《信息公布办法》的规定,停止对其公示。

  杭州市人民中级人民法院先后与10个单位联合签署了奖惩联动规范性文件,建立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体制机制。

  杭州市公安消防局制定了《杭州市消防安全失信单位管理暂行规定》,自去年7月开始实施,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工商注册登记,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各类经济组织。在日常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中产生,与消防机构行政管理职责相关的失信行为管理。

  杭州市文广新局制定了《关于在行政审批工作中开展社会法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工作方案》,在行政许可审批中严格核准申请事项,对列入黑名单的法人符合相关规定的不得承担企业法定代表人,已担任的责令在企业办理变更登记。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出台了《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拖欠工资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和《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失信“黑名单”主体进行联合惩戒备忘录(试行)》 。在职权范围内对列入国家、省、市层面黑名单的主体进行重点监管、限制参选荣誉称号、限制享受政府财政资金优惠政策等措施。

  杭州市安监局联合杭州市发改委、信用杭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转发国家发改委等18部委关于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加强了安全监管监察等29条具体可行的惩戒措施。提出了基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失信行为严重程度依法依规进行惩戒并定期通报惩戒效果的实施方式。去年,杭州市安监局共将93家企业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此外,还为1000余家企业出具安全生产信用证明,用于企业上市、发行债券、评先评优、企业竞标等。

  完善“红黑名单”发布机制

  去年7月,《杭州市信用红黑名单发布制度》正式印发,制度中确定“红黑名单”发布为“统一发布”和“自行发布”两种方式。“市发改委(市信用办)负责在‘信用杭州’网和市公共信用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发布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各负责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在部门网站、新闻媒体发布本单位的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

  “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对外门户网站“信用杭州”设立了市级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发布专栏,13个区县(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集聚政府网站开设了发布专栏,每年2次统一发布全市的信用红黑名单。截止到去年12月,“信用杭州”网站发布红黑名单涉及19个部门1557家企业,黑名单涉及33个部门640家企业。对存在较严重的失信行为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曝光,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信用机制。

  守信“红名单”企业,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在办理行政许可过程中,优先予以批准并加快办理;将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在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等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中,加大扶持力度。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企业,依法依规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从严核准或审批企业新增项目,严格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限制参与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等。

  杭州市各负责单位在本领域内积极发布“红黑名单”,以及加大联合奖惩力度。杭州市财政(地税)局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诚信库、“网上商城”协议履约跟踪监管、违法违规供应商公开曝光、采购文件中规定信誉扣分等政府采购监管制度;杭州市城管委按照《关于对纳入失信黑名单的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通知》对列入黑名单的失信主体强化日常管理,并在违法建设中查处中实施联合惩戒。萧山区城管执法局建立信息函告和联合惩戒机制,将违法建设处置决定及执行情况函告该区不动产登记、住房和建设、工商等部门。截止到去年11月,共发出工作联系函7件,涉及374户;新制定的《杭州市科技计划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中对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的相关项目承担人员、资讯评审专家等自然人、法人和机构纳入严重失信行为记录进行严格鉴定,明确相关公告、通报、发布等形式。杭州市科委建立严重失信行为管理信息数据库,对列入严重失信行为记录的责任主体,按照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阶段性或永久取消申请和推荐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或者参与项目实施与管理资格;杭州市人力社保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杭州市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黑名单认定和公布办法》。对已有“发生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机关的黑名单”进行统计;杭州市国税局去年共上报符合“黑名单”条件单位20起,已全部在浙江国税官网和杭州国税官网上公布,同时向杭州市信用办同步推送。杭州市价格部门对机场、商场、超市和房地产等相关企业开展了20余次提醒告诫会,对企业在明码标价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开展了专项检查。对不正当价格价格行为予以处罚打击,全年共曝光典型价格违法行为共20余次。

  实施行业信用分类监管

  “信用证明”是含金量颇高的“无违法违规证明”,对企业上市融资、增发股票,参加药品、医疗器械等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杭州市在企业信用建设的逐步探索,众多企业开始享受到诚信经营带来的红利,而企业的失信行为也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两年来,杭州市各负责单位在纳税、安监、民政、建委、交通、文广新等27个部门在行政管理领域采用了信用分类监管手段,出台12项制度。

  查找所属企业的税收风险点,杭州市财政(地税)局根据风险类型及时分析推送。去年着重对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C、D级两个信用等级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全年共推送任务6批次、涉及企业9150户,其中,通过纳税提醒纳税人自查8569户、推送纳税评估进行纳税辅导541户、推送税务稽查40户。推出纳税证明、完税证明两种信用服务产品,市民可自行办理。共享纳税信用信息,配合企业做好各类资格、奖项评审工作,去年出具报告36份,审核、反馈企业是否存在税收违法情况及纳税信用情况4088户。

  “明码实价示范店(点)”是杭州市价格部门积极推进明码实价工作的重要内容。2013年以来对124户家电、商场、餐饮、旅游景点购物区、专卖店等企业授予该荣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杭州市农业局通过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农产品生产单位进行信用评级工作,并对A、B、C、D四类企业采取不同奖励和惩戒措施。2014年和2015年度农产品生产A级信用单位116家、农产品生产B级信用单位22家。

  杭州市公安局形成了保安员管理档案、户口迁移审批、异地受理居民身份证换领补领业务等行政许可事项查询信用记录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在“信用杭州”网站公示数据达6000余条,对全市462家娱乐场所、6945家旅馆进行积分排名、分类监管。

  2013年开始,杭州市文广新局筹建杭州市文化市场管理诚信网站。经过4年时间,初步建成了以信用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应用为核心的文化市场诚信信息平台。规范文化市场信用信息归集、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信用信息公布、档案管理等内容,推动文化市场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杭州市规范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推动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自上而下联合激励与联合惩戒氛围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实现了多部门整体推进、协同联动的“好声音。”